
- 習近平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
- 習近平致信祝賀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全國學聯二十七大召開
- 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賀信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青年工作紀實
- 勇擔時代使命 重溫習近平對青年人的殷殷寄語
- 習近平回信寄語廣大高校畢業生

- 第27次
- 第26次
- 第25次
- 第24次
- 第23次
- 第22次
- 第21次
- 第20次
- 第19次
- 第18次
- 第17次
- 第16次
- 第15次
- 第14次
- 第13次
- 第12次
- 第11次
- 第10次
- 第9次
- 第8次
- 第7次
- 第6次
- 第5次
- 第4次
- 第3次
- 第2次
- 第1次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
2020年8月17日上午,全國學聯二十七大在北京京西賓館開幕。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六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和《關于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會議選舉產生了全國學聯第二十七屆委員會和主席團,清華大學學生會當選為全國學聯第二十七屆主席團體,清華大學學生錢菱瀟當選為第二十七屆全國學聯主席。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
2015年7月24日,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向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學生、向廣大海外中華青年表示誠摯問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出席大會開幕式。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
2010年8月24日至25日,全國學聯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36名,特邀代表15名,列席代表51名。8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專門向大會發來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書記處各位同志、有關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出席了開幕式。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
2005年7月22日至24日,全國學聯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干等領導出席開幕式。王兆國同志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祝詞,他指出廣大青年要弘揚民族精神,譜寫愛國篇章,把思想行動統一到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上來,把熾熱的愛國熱情傾注到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具體實踐中去。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
2000年7月11日至14日,全國學聯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490名。胡錦濤同志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祝詞,祝詞中希望廣大青年學生胸懷祖國、勤奮學習、注重修養、銳意創新,努力朝著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目標邁進,在新世紀譜寫出更加壯麗的青春之歌。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
1995年7月18日至23日,全國學聯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425名。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李克強作了《為中華民族的跨世紀發展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人才大軍》的致詞。指出造就跨世紀青年人才大軍,要用愛國主義構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要動員廣大青年在學習和實踐中發憤成才;要推動一大批優秀青年人才加快成長。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于1990年8月19日至8月23日在北京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共470人。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宋德福作了《團結帶領各族各界愛國青年,堅定不移地跟著黨走社會主義的道路》的致詞。指出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一心一意地為青年服務,是學聯在新時期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于1983年8月17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665名,列席代表18名,代表全國115萬大學生和4,684萬中學生。大會一致通過了新的《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二十屆委員會和由北京大學等19個委員單位組成的全國學聯委員會主席團。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于1979年5月3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450人,代表全國高等學校102萬學生。華國鋒、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全體代表。這次大會的中心任務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貫徹黨在新時期的總路線、總任務,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八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于1965年1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468人,代表全國高等學校67.4萬學生。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出席會議的全體代表,彭真代表黨中央到會作了重要報告。會議認真學習了周恩來在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于1960年2月4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大會聽取、討論并一致通過了胡啟立代表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六屆委員會所作的《又紅又專,攀登科學文化高峰》的報告,大會聽取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的指示和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報告。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于1955年8月1日至6日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黨的教育方針,討論和確定全國學生當前的努力方向;修改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田德民代表全國學聯第十五屆執行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工作報告。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于1951年7月20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共363人,特邀代表60人,團中央副書記蔣南翔向大會作了題為《目前學生運動中的幾個問題》的報告,會議還通過了給毛主席、朱總司令、解放軍、志愿軍和國際學聯的致敬電和給臺灣、華僑學生的慰問信,并對《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和學聯執委會選舉法做了修改。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于1949年3月1日至6日在北平召開,到會代表207人,代表著100萬大中學生。1949年3月1日至6日在北平召開,到會代表207人,代表著100萬大中學生。大會決定成立全國學生的統一領導機構――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并通過了《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在1947年的反饑餓、反內戰運動中,各地學生進一步組織起來,京、滬、蘇、浙、豫等地學聯相繼成立。在此基礎上,各地學生代表于6月15日至19日在上海召開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通過了《全國學聯章程》,宣告了中國學生聯合會的成立,解放后,全國學聯把這次大會作為第十三次全國學生代表大會。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38年3月25日至27日,中華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在漢口商務大禮堂召開全國學聯代表大會,商討全國學生救亡運動方針,這次會議被列為中華全國學聯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73個單位123名代表,大會向全國學生提出支持抗戰到底、深入農村開展救亡運動的號召。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36年5月29日,在中共北方局和中共上海臨時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來自廣州等21地的學聯代表28人在上海集會,上海各界救亡團體的代表也列席了會議。大會根據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號召,決定把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改名為中華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并討論通過了聯合會的《綱領》、《宣言》、《簡章》及“加入世界學聯”等項提案。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8年2月在南京召開。這次大會是在國民黨政府的批準下召開的,大會就聯合全國民眾、實行平民教育、提倡師生合作、切實保護學生利益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并發表了宣言。大會選舉了全國學聯第十屆執行委員會。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7年7月15日至20日在武漢國民黨省黨部禮堂召開。出席這次會議的學聯代表共51人,劉榮簡任總主席。大會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形勢,指出全國學生應團結起來,鞏固革命力量,擁護革命的國民政府,消滅蔣介石、張作霖,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中國革命。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6年7月23日至31日在廣州國立廣東大學召開,有21個地區的54名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大會提出統一全國學生運動和集中全國學生力量共同奮斗的口號,大會通過了《會務總報告決議案》等10項決議案,發表了大會宣言,選舉了第八屆執行委員會及學聯總會各部負責人。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5年6月26日至7月6日在上海小西門少年宣講團團部召開。出席大會的有30多個地區的61名代表。大會修正了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通過了《改進學生本身利益問題決議案》等8個決議案,并發表了大會宣言及《致廣州革命政府》、《致全國各界》等10個電文。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4年8月4日至18日在上海復旦中學禮堂召開。18個省市4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會。在開幕式上,惲代英、施存統、于右任、吳稚暉、邵力子等發表了演說。這次大會確定今后反帝斗爭主要任務是:開展收回關稅權、司法權、教育權三種運動。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3年8月16日至29日在廣州舉行。出席會議的有12個省區30多位代表。孫中山派代表出席大會。大會在《為本會今后運動之目標和進行的計劃案》中明確提出:學生要加入民主革命,贊助三民主義。大會發表了敦請孫中山重組政府的宣言。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3年3月15日在上海大東旅社召開。出席大會的有全國17個省區26位代表。這次大會由于一批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的積極努力,改變了以前學生運動“只問外交,不問政治”的傾向,制定了明確的奮斗目標,這標志著中國學生運動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成為“五四”以后學生運動從低潮走向高潮的起點。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于1921年8月14日在上海舉行。出席會議的有來自全國16個省區的30多位學生代表。會議通過了《對太平洋會議之提案》,要求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及山東的一切權利。當會議討論“否認北庭案”及學生運動的方針時,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兩派意見僵持不下,使會議陷于分裂。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于1920年5月在上海舉行。1920年4月,為抗議日本政府對我國主權的粗暴干涉,全國學聯決定實行罷課,天津、杭州、上海等地學生的罷課游行遭到鎮壓,學生運動轉入低潮。全國學聯于5月底舉行會議決定:北京、南京各選理事一人參加第二屆理事會,會址仍設在上海。 [詳細]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中華民國學生聯合總會章程》,確定“以聯絡感情、昌明學術、促進社會、輔衛國家為宗旨”,討論了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辦法,組織了全國學生拒簽和約的斗爭,出版了《全國學生聯合會日刊》,決定由京、津、滬等7處學聯各派一人組成全國學聯第一屆理事會,會址設在上海。 [詳細]